KAIYUN(中国大陆)官方网站-KAIYUN助你迈向成功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深耕民族非遗路履职尽责守初心-KAIYUN

KAIYUN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深耕民族非遗路履职尽责守初心

小编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议,我会把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利这样回复着网友给她的留言。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在新华网推出的“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中,网友给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利留言提到,希望李利能在两会上提议,加大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电商销售的扶持力度。

  对此,李利在回复中表示,当下电商发展势头强劲,确实为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广阔平台,她会将这样的提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同时也会发挥自己的作用,邀请专业老师和直播达人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培训等,十分期待看到在电商的助力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能够大放异彩。

  李利是晴隆县布依族姑娘,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布依族服饰的制作手艺,耳濡目染之下,对织布、蜡染等情有独钟。后在外打拼多年的她,2015年怀揣对家乡的深情与布依文化的热爱,回到家乡创业,决心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一直以来,李利在创业中致力于深耕民族非遗路,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民族文化走得更远。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积极履职尽责,倾听人民呼声,为人民“代言”。

  聚焦民生勤履职,积极做使命的“践行者”。2024年里,李利在发展好自己创办的“布依垚”产业的同时,充分结合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产业结构特点,创新完善布依垚发展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引领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特色代表工作室。牵头在晴隆县三宝街道打造特色代表工作室,以“代表工作室+公司+搬迁群众”的模式,围绕发挥行业代表作用,让“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紧扣“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的要求,切实把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成为代表素质提升、关注选民热点、强化监督实效、带动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赋能民族文化振兴的有效场所。

  “我们以线下培训的方式,让更多感兴趣却没有渠道学习的人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民族制衣技术。同时开展直播培训,在直播中展示手工过程,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也教大家通过直播推广和出售非遗文创产品。”

  李利发挥好工作室和公司作用,在发展自己的产业中,积极带动当地妇女学技能、促就业。聚集老手工艺人,改良工艺、设计新款式、开发文创产品,适应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同时,李利也在积极呼吁和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当中来。她说:“传统手工艺需要传承,发展需要创新,年轻人的加入能为民族服饰创新、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新的想法,让这条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李利团队充分利用电商发展势头,在电商平台推广和销售自己产品的同时,积极带动推广当地农特产品,助农增收。2024年里,以布依垚抖音官方账号、微信短视频号为主体,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力群众增收,全年共直播160余场,总计销售民族服饰2700余件,销售晴隆脐橙、晴隆血橙5万余公斤,腊肉1500余公斤,茶叶400余公斤,累计带动30名群众增收约20万余元。李利表示,她将会继续借助电商平台优势,让民族文创产品被更多消费者看到,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为绣娘KAIYUN中国网站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2024年9月,李利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之后累计在兴义市、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宣讲6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KAIYUN中国网站步教育进机关、进学校。深入村(社区),到群众家里走访,持续在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上下更大功夫,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我梳理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及全面加强电商推动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产品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多条建议。”李利如是说。(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微 图/黔西南日报社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