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元宵节,对四川达州的蔡良富一家来说,极不寻常。这一天,蔡良富被拐37年的儿子蔡金国回家了。认亲现场,全家人拥抱痛哭的场面,让无数人动容。
看到这个画面,远在河南中牟的刘红涛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感动的是,蔡良富一家37年的离散,终于得以圆满;欣慰的是,自己的努力再次换回了好的结果。
作为一名抖音寻人志愿者,类似的认亲场面,刘红涛当然已经再熟悉不过。这一次所不同的是,蔡金国之所以能回家,源于刘红涛4年前发的一条寻亲视频,更源于4年后视频底下新增的一条留言。
接近4年前的2021年4月初,刘红涛在抖音发了一条寻人短视频,内容是四川达州开江县的蔡良富“寻找1982年出生1988年在四川开江县新太乡小学放学路上被拐走的儿子蔡金国”。视频中配了一张蔡金国和爸爸、爷爷、姐姐的黑白照片。被拐那年,蔡金国6岁。
这条视频发布后,就像刘红涛发布过的数千条寻人短视频中的大部分一样,虽然有不少人关注,但也没有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寻人本就无异于大海捞针,真正能寻亲成功的少之又少。
对这个案例,刘红涛也没有给予特别的注意,他面对的寻亲信息繁多而又庞杂,难免忙不过来。类似的寻人信息,多的时候,他一天就要发六七条。
直到今年1月6日,这条视频下多了一条粉丝留言。留言的是位河北邯郸的女性,说视频中的蔡金国有点像自己的丈夫。注意到这条留言后,刘红涛一下激动了,当即给对方发了私信,要到了她丈夫的电话。
“要到电话就赶紧打过去,了解信息。”刘红涛说。电话中的男子现在叫刘振国,他记得自己是在放学路上被人拐走的,还记得自己的爸爸叫蔡良富,家里有爷爷和姐姐,家乡把玉米叫“包谷”,学校是两层楼……
这些信息,大部分都与“蔡金国”的情况吻合。随后,刘红涛将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了整理、登记,但在此之前,他还做了一件事,就是把那条寻亲视频隐藏处理。“因为很多时候怕有骗子。”刘红涛说,这也是他做了这么多年志愿者后,总结出的一个经验。
随后,他又远程指导刘振国在网上购买血样采集卡,教他如何采血,如何邮寄。这些都是寻亲志愿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2月12日,元宵节那天,蔡金国终于与失散37年的家人团圆了。但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和爷爷都已去世。当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蔡金国崩溃痛哭。
37年来,蔡良富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儿子,他把家里的工厂卖了100多万元,连同积蓄,全都花在了寻子上。一家人在元宵节团圆的画面,令无数网友动容。
刘红涛也是通过视频看到蔡金国回家的,他没有去认亲现场。实际上,他连蔡金国一家的面都没见过,就跟过去十几年间,他帮助成功寻亲的几百个家庭一样,被拐卖的孩子回了家,刘红涛作为志愿者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我其实是个特别冷酷,甚至是冷漠的志愿者,被拐的孩子回家后,我从此就不再问了。”刘红涛说,“因为啥?因为还有很多人等着帮助,还有很多人在寻亲的路上。”
今年45岁的刘红涛,是河南郑州中牟县一名普通村民,平时,他在当地一家企业上班,还在村里担任村主任的职务。他说,小时候村里经常去讨饭的老人,“看到那些老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这么大岁数了,都没人管吗?”后来,再碰到流浪乞讨者,刘红涛就会想办法帮他们回家。
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的一次。那天,刘红涛一大早去浇地,碰到一个流浪老人,他给老人买了馒头、肉和水,又拿出地图帮老人找家,“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导航,因为我是司机出身,车辆一直放着地图册”。
“刚开始,老人连话都说不清楚,查了一上午,才终于找到老人的家在陕西安康的一个村子。”
刘红涛打电话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又联系上老人所在村的村干部。“村干部说,不可能,这个人早都没了。后来又联系上他女儿,开始也不相信,还以为我是骗子。”刘红涛说。
“我就让老人跟他女儿说句话,才听出来是她父亲的声音,连夜就赶过来了。”刘红涛说,老人的女儿掏出一万块钱给他,20多年前,一万块可不是小数目。“把我给吓得,肯定不能收,最后又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到了2009年,刘红涛第一次在媒体上听说“宝贝回家”,知道有一群跟自己一样的人,致力于帮助寻找失踪儿童及流浪乞讨的孩子找家。于是,他也加入了宝贝回家地方QQ群。
“我毕竟是农村的,也没什么文化,结果就被踢出去了。”刘红涛说,尽管这样,自己也没灰心,“你们不要我,我就自己干,遇到一个帮一个”。
直到2014年,刘红涛又遇到了“宝贝回家”。这次,刘红涛做了细致准备,把自己之前帮人寻亲的经历写出来,才终于打动管理员,正式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加入宝贝回家后,经过了系统培训,简直像如鱼得水。”刘红涛说,从那以后,他在帮人寻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有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家人,村里没人知道刘红涛成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在大家眼里,只觉得这个人有点怪,从来不打牌、不聚会,“所有娱乐爱好都断了”。直到2018年,刘红涛去央视参加了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录制,又荣获“感动中牟”十大人物,这才陆续被人知道。
“还是我小外甥女来我家,说舅舅你经常帮人找家,怎么不用抖音。我说啥是抖音?”刘红涛记得,当时还不到10岁的外甥女帮自己注册了抖音账号,他也开始在抖音上发布寻亲短视频。“刚开始也不懂得怎么发,效果也不太好,但我也坚持发。”
实际上,早在2016年,字节跳动就成立了“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后续,其依托的产品从今日头条逐渐扩展到抖音。
据介绍,该项目致力于借助KAIYUN入口平台、技术、用户量以及各地志愿者,按照地理定位将走失者相关信息通过手机弹窗和App内优先推荐的方式推送给附近的人,帮助失散家庭寻找走失者。项目通过将一切有意义的寻人资源高效连接,联动公安、救助站、公益组织、全国各地热心网友,希望以科技之力激发善意,助力更多走失者回家。
刘红涛无意中成了抖音平台最早的一批寻人志愿者之一。后来,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也专门成立了“抖音组”,在更大程度上借助平台力量,让更多人“回家”。“抖音官方也派人来我家好几次,和我们志愿者一起沟通探讨,怎么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几年下来,刘红涛真切地感受到了抖音寻亲的“神奇”。“抖音就跟一个蜘蛛网一样,我把寻亲信息发出去,可能这家人的朋友的朋友刷到后,他的朋友的朋友又刷到了,最终就可能辐射到这家人。”刘红涛说,这也是抖音寻人的强大所在。
就拿蔡金国这个案例来说,视频已经发布近4年,最终还是被他的妻子刷到。说到这里,刘红涛也KAIYUN入口觉得很庆幸,自己能及时看到这条珍贵的留言。“如果一时疏忽没看到,可能这么关键的信息就错过了。”
不过,对刘红涛来说,错过留言也不太可能。多年来,除了上班、工作,刘红涛把所有闲暇时间都花在了寻人上。“到了晚上,一般工作完就拿着手机看信息,主要看留言,有一点线索马上就去跟进核实。”
2018年至今,刘红涛的抖音账号“宝贝回家—放飞心情”已经发布了5000多条寻亲信息,这还不包括寻亲成功后,被他隐藏的视频。在这期间,刘红涛已经成功帮助200多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而在抖音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抖音寻人项目累计发布20万条寻人启事,成功帮助2.35万个家庭团圆,连结了2.6万名志愿者,最多一天助力200人回家,在找回的走失者中,最久失散85年,最快60秒被找回,年纪最大的101岁,最小的仅3个月。其中,离不开像刘红涛一样的寻亲志愿者的默默付出。
刘红涛说,如今,寻人已经成了自己的习惯,他也会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只要坚持就有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