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田函灵 王碧宇)12月2日,笔者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六两河街道浩然社区“蜂巢”创客空间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提档升级完毕,正在进行第二批创业项目招募。
浩然社区“蜂巢”创客空间位于上和院小区红色驿站,项目总面积100多平方米。自去年9月,由浩然社区牵头,联合驻辖区单位、群团组织,以“社区合伙人”模式为辖区就业创业年轻人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共享会议室、创业指导等10余项服务,让创业青年“轻装上阵”。
32岁的李俊男是一名待业在家的全职妈妈,拥有一间色彩斑斓的毛线编织工作室,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8月,一直默默关注社区动态的李俊男,听说招募“社区合伙人”,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及就业指导后,第一时间报名参与,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沟通及方案研讨后,李俊男的“猫姐姐与花编织工作室”成功入选浩然社区第二批创业项目,入驻“蜂巢创客空间”。
如何让现有的资源盘活?如何打破辖区年轻人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单打独斗、资源不足的困境?浩然社区党委书记朱琪琪一直在思索。一次偶然机会,她发现社区开办的抖音直播培训深受辖区居民的欢迎。“能不能通过直播解决销量问题。”朱琪琪灵光一闪。
认准了,就大胆干、马上干!在浩然社区党委的帮助下,李俊男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抖音直播课程,在16天的课程实践当中,5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成功加入到编织队伍。她们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相约每周五在“蜂巢”创客空间集合,邀请其他感兴趣的居民一起编织。开播的第一天,镜头前的她们绕线、锁针……,在她们的巧手之下,一批批娃娃、福袋、挂件摆件等作品轮番出炉。由于构思巧妙、做工精良,她们的向日葵编织品在教师节期间日订单量超过60单。
在“蜂巢”创客空间,像李俊男一样怀揣梦想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创客空间创建人朱琪琪曾是一名高校毕业生,也有过梦想。成为社区党委书记后,她希望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够帮助实现高校毕业生的梦想。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创客空间也成功孵化自定义文化艺术中心、津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振津体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猫姐姐与花编织工作室等5家大学生企业。
浩然社区劲松路片区,聚集了上百家各行各业的商户。如何了解商户的经营情况和困难诉求,实现辖区商户抱团良性发展,实现商户与居民互惠互利?社区急需一个发言人代表商户发声。通过先期努力和广泛动员,浩然社区“小蜜蜂”商户联盟应运而生,拉近了商户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在细致甄选及宣传动员下,辖区瀚林家宴、黄月亮幼儿园、十九间房、东城万家、邓家牛腩面等5家商户牵头组建“小蜜蜂”商户联盟。
为积极引导商户联盟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社区创新矛盾自调机制,将“怀邻”工作室与商户联盟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商户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纠纷,建立环境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的长效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及抱团发展的同时,促进互利互补、合作KAIYUN中国网站共赢,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惠民服务。截至目前,“小蜜蜂”商户联盟已在上和院创客空间议事3次,开展联合活动1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起。
“蜂巢”创客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但致力于挖掘企业服务潜能。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合伙人”作用,为企业与居民搭建连心桥。
为了实现创业项目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浩然社区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扶持计划,孵化创业集聚区。一方面,社区与已经孵化成功的企业达成协议,在同等KAIYUN中国网站条件下,优先聘用本辖区居民,为辖区其他就业创业居民提供免费就业帮扶及指导;一方面,浩然社区依托社区公众号“您说我们做”专栏、小区微信群等线上渠道收集居民、商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及就业需求,形成一张便民利民主题服务清单,依托“小蜜蜂商业联盟”,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理发、清凉解暑、政策压测量等15个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居民需求、企业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浩然社区创客空间孵化的湖北津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有自主办公场地,聘用本地居民达100余人,并承接了东津新区《正梁》、《这里是东津》等宣传片的拍摄。“猫姐姐与花编织工作室”免费为浩然社区设计并编织了“小蜜蜂”logo,已带动辖区15名编织爱好者参与,既带动了就业又增进了邻里感情,工作室将部分收益用于社区活动开展,实现反哺于民,逐步形成了社区“自我造血”的就业创业内循环发展模式。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